淮南市積極開發公益崗位抗疫情保就業
為有效降低脫貧人口和監測人口務工收入降低帶來的不利影響,淮南市積極開發公益崗位抗疫情保就業。
一是全面部署“及時”。本輪疫情發生后,市相關職能部門迅速響應,把做好脫貧人口和監測人口穩崗就業工作當做有效應對防返貧致貧的“牛鼻子”。第一時間印發《關于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的通知》,就穩崗就業提出明確要求,要求縣區切實做好就業幫扶。
二是精準摸排“及時”。為了全面了解本輪疫情對穩崗就業工作的影響,市相關職能部門迅速組織縣鄉村三級力量,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逐一對脫貧戶和監測戶進行摸排,研判是否出現返貧風險,及時登記造冊,對因就業問題暫時影響收入的群眾,確保優先安排到疫情防疫公益性崗位上來。壽縣此次摸排的崗位對象主要為脫貧戶和監測戶中能夠勝任疫情防控工作,家庭條件困難的有勞力或弱勞力人員;目前,全縣共摸排出1531名脫貧人口和43名監測人口符合務工條件。
三是安排上崗“及時”。按照市相關職能部門的統一安排,各縣區又緊急開發臨時光伏幫扶公益性崗位1793個,主要包括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疫情排查等,共安置1793名脫貧勞動力和監測戶勞動力實現就業。壽縣雙橋鎮南塘村橋北組脫貧戶張傳德受本輪疫情影響不能外出打零工,村兩委結合實際情況,便為他申請了疫情防控員這個崗位,他激動地表示:“沒想到疫情防控期間,我還能在家門口找著工作,既增加了收入,也為大家做了貢獻,我感到很光榮。”
今年以來,我市牢牢穩住保就業就能防返貧這一關鍵支撐,截至目前,全市已就業脫貧人口和監測人口58101名,較去年同期保持持平。其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累計收益600余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8643個,安置脫貧人口和監測人口8643人,包含此次臨時安置的疫情防控崗位人員1793人。既充實了農村疫情防控力量,又為脫貧戶解決了就業問題,鞏固脫貧成果、增加農民收入。

- 上一篇:淮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簡介
- 下一篇:淮南移動5.17開展暢游5G新時代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