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推進誠信承諾制提升法律援助群眾滿意度
為切實辦好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實事,做好“減證便民”工作,淮南市全面推行經濟困難說明和個人誠信承諾制度,對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條件的,在申請法律援助時,直接簽署《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狀況誠信承諾書》提供法律援助,全力打造手續最簡、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法律援助服務,實際解決群眾辦事難、來回跑等問題。一是規范操作指引。在受理審查公民法律援助申請時,以書面形式將法律規定的說明義務、說明內容以
為切實辦好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實事,做好“減證便民”工作,淮南市全面推行經濟困難說明和個人誠信承諾制度,對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條件的,在申請法律援助時,直接簽署《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狀況誠信承諾書》提供法律援助,全力打造手續最簡、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法律援助服務,實際解決群眾辦事難、來回跑等問題。
一是規范操作指引。在受理審查公民法律援助申請時,以書面形式將法律規定的說明義務、說明內容以及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一次性告知申請人,申請人書面承諾已經符合法定的法律援助條件、標準,愿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法律援助機構依法作出法律援助決定。
二是優化便民舉措。堅持公正、公開、客觀、便捷原則,充分運用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網絡新媒體等平臺加大誠信承諾制宣傳,在服務大廳公示告知誠信承諾制事項清單、辦事指南和承諾書格式文本,方便申請人瀏覽、查詢、索取或下載,進一步落實便民措施,優化申請審批流程。
三是加強承諾核查。結合申請人說明和承諾內容,綜合運用在線核查、現場核查或協助核查等方式開展事中、事后的核查工作。核查中注重優化工作程序、加強業務協同,推進數據共享,通過查找、比對各類社會救助的家庭及共同生活成員的相關信息,實現精準核查。
四是強化風險防控。認真梳理經濟困難說明和個人誠信承諾制度工作環節風險點,切實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加強事前風險防控,降低實行承諾制可能引發的相關風險。對于誠信承諾制事項,告知申請人可自主選擇是否采用承諾制方式辦理,申請人如果不愿承諾或者無法承諾的,依法作出決定并告知申請人。

- 上一篇:淮南市生態環境局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謀劃
- 下一篇:淮南核減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