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萬象
淮南幫網是一家集淮南本地信息、互動社區、商業資訊、本地服務為一體的地方綜合門戶,為淮南廣大網民提供最全面、最快捷的本地化信息。
-
【圖說淮南】——俯瞰繁華的商貿
從高處俯瞰商貿,高樓林立,繁華盡收眼底。攝影:qiyun印記
-
【圖說淮南】——陽光小巷 充滿蟬鳴聲的夏天
夏日陽光下,長滿雜草野花的小巷,鋪上玻璃渣的紅磚墻。拖拉機盛滿的西瓜,小巷里齲齲獨行的老人。看到這些,感覺好像回到了兒時充滿蟬鳴聲的夏天。來源:臍橙壩壩
-
【圖說淮南】——訴說歷史的大通戰后碉堡
建于1939年大通戰后碉堡,是大通區36座碉堡中最大的一座。侵華日軍淮南罪證之一!來源:阿陸photo
-
【圖說淮南】——尋找淮南記憶,不復輝煌的安徽造紙廠
安徽造紙廠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重點建設項目,為國家大二型企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一躍成為全國四大卷煙紙生產廠之一,曾與淮南紡織廠、淮南化肥廠齊名,被人們稱為“淮南三大支柱企業”。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時代變遷工廠最終停產,不復昔日輝煌 。攝影:臍橙壩壩
-
【圖說淮南】——淮南水上光伏電站領跑全國
淮南潘集光伏電站處在6000余畝的水面,16萬太陽能元件,每年可為9.4萬戶提供清潔電力!昔日的采煤沉陷區變身綠色新能源基地,這個建在水上的光伏電站是安徽省兩淮領跑者基地項目之一,是由中國三峽集團利用采煤沉陷區閑置水面建設的超大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總投資近10億元,總裝機容量約150兆瓦。來源:qiyun日記
-
【圖說淮南】——淮上平圩大橋風光
平圩大橋,是淮河上第一座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該橋的建成通車,是淮南市"淮河大跨越"的歷史見證和重要成果。位于安徽淮南潘集區平圩鎮東南端,是淮河上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攝影:柔光罩
-
淮南茅仙洞裝飾一新等你來!
茅仙洞風景區管理處為了更好地豐富華夏人文洞府旅游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內涵,近日對洞府內燈光、設施扮靚一新。洞內采用彩色雙線燈帶布局,設置五色燈光掩映,伴有宗教文化音樂,游人穿越洞府不僅眼前景致無限,猶如走進五千年時光隧道,成為我市夏季旅游的一道“絕佳風景線”。來源:鳳臺縣旅游局
-
【圖說淮南】——夏季被湛藍所浸染的淮南淮上渡口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華中河南與華東地區蘇皖,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和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流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脈與黃河流域毗鄰,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而淮南市的淮上渡口是溝通淮河兩岸的重要水上交通樞紐,也是我市唯一的一類渡口,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攝影:春山雨人
-
【圖說淮南】——淮南田家庵發電廠是多少70年代田家庵人的搖籃……
淮河岸邊百里煤城淮南,有一個有著60多年歷史的發電廠,他——就是有著安徽搖籃美稱的大唐淮南田家庵發電廠。在民國30年,也就是日軍侵華時期的1941年9月9日,為大量撬取淮南的煤炭資源,日本人在下窯開工修建鋼筋混泥土發電廠一座,取名下窯發電所,是為田家庵發電廠的前身。淮南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依煤礦而興建。這座城市的煤礦受“淮南煤礦局”的名義領導,最早見于1930年。對于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生在田家庵,長
-
【圖說淮南】——撥云見日終有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清晨,云霧仿似輕紗籠罩在上空。等待曙光破開云曉的那一刻。來源:阿陸PHOTO
-
【圖說淮南】——黑白的照片仿佛在訴說著淮南的故事
黑白韻味的古城是矗立在喧囂之中的寧靜之土,是淮南城市中的一隅古色。攝影:柔光罩
-
【圖說淮南】——夏日里的舊城
炎炎夏日里,淮南的一些老地方,網友拍攝的東城市場和淮河大壩來源:rr同學-
-
【圖說淮南】——初夏微暖,淮南的中央公園夏風習習
初夏的中央公園與其他季節不一樣的點在哪里呢?走入初夏的中央公園來看一看!攝影:丟丟媽媽17365